钱学森去美国留学的故事始于1935年。当时,他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,并考取了庚子赔款留美学生资格。钱学森最初考入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(MIT),攻读硕士学位,并在那里学习航空工程专业。
在麻省理工学院,钱学森表现出色,仅用一年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。他的导师是世界著名的航空航天科学家冯·卡门(Theodore von Kármán),钱学森成为了他的得意门生,并在高速空气动力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,提出了著名的“卡门-钱近似公式”。
1936年,钱学森转入加州理工学院(Caltech)继续深造,并在那里与四个同学组成了“火箭小组”,研究火箭技术。这个小组后来被NASA收编,并成为了喷气推进实验室(JPL)。
尽管在美国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和优越的生活条件,钱学森始终怀揣着回国报效祖国的愿望。1949年,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美国,他决定立即回国。然而,美国当局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,对钱学森进行了严密的监视和限制,甚至一度将他扣押入狱。经过多方努力,钱学森最终于1955年9月17日踏上了归国的航船。
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,但他的坚定意志和对祖国的热爱最终使他成功回到了祖国,并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,被誉为“中国航天之父”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