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国留学时,留学生及其家长需要警惕以下常见陷阱:
承诺不兑现:
一些留学中介或机构可能承诺提供的服务未能按时兑现,例如承诺的接机和住宿安排无人负责,导致学生和家长感到困惑和失望。
假中介鱼目混珠:
存在一些公司虽然提供咨询服务,但实际上并不具备留学中介资质,或者采取游击战术承揽业务,这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。
合同内容藏玄机:
一些留学服务合同可能存在单边协议的情况,即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严重失衡,对消费者责任轻描淡写,而中介公司则可能逃避应承担的责任。
编造假材料:
有些中介公司为了帮助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获得留学资格,会编造虚假材料,如假成绩单、假证明等,并在合同中声明“如情况不属实,后果自负”,使自己在被发现后免于承担责任。
巧立名目多收费:
由于缺乏对留学费用的具体规定,一些中介会巧立名目收取额外费用,如虚报学费金额,或者在办理学校入学通知和签证服务之外,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时不收费。
代缴学费打折:
不法分子通过信用卡为学生缴费,学生误以为缴费成功,实际上不法分子在收到钱后终止交易,导致学生面临经济损失。
网络中奖诈骗:
通过获取留学生个人信息,设计骗局,如假冒领事馆名义发送虚假中奖信息,诱骗学生交钱后消失。
租房陷阱:
一些自称中国留学生的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转租信息,骗取学生的房租和押金后消失。
兼职陷阱:
一些犯罪分子以高薪兼职为诱饵,实际上却要求学生参与诈骗活动,如取送诈骗包裹。
代写论文陷阱:
一些中介或个人声称可以代写论文,骗取学生钱财。
换钱陷阱:
一些线上换汇服务可能涉及非法行为,如个人之间的换钱被禁止,违法者可能面临重罚。
低价陷阱:
一些小中介以低价为诱饵吸引客户,但实际上可能卷款跑路,导致学生经济损失。
择校陷阱:
一些不具备办学资质的“野鸡大学”利用虚假宣传吸引留学生,学生入学后发现学校不被认可。
申请陷阱:
不良中介可能会篡改或虚假陈述申请材料,帮助学生获得不正当录取机会,并在费用方面设下陷阱。
签证陷阱:
一些不法分子承诺通过特殊渠道快速办理签证,实则进行诈骗。
生活陷阱:
不良房东或房屋中介可能哄抬租金或隐瞒房屋真实状况,非法劳务中介也可能诱骗留学生从事非法工作。
为了避免这些陷阱,留学生及其家长应该:
选择有资质、信誉良好的留学中介或机构。
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明确服务内容和费用。
在支付任何费用前,确认服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。
对于任何承诺,保持警惕,并要求提供书面证明。
了解目标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规则,提前适应新环境。
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,合理管理经济压力。
在遇到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时,及时咨询官方机构或专业人士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